人性的弱点

作者:戴尔·卡耐基

文字大小调整:

卡耐基金言
◆ 每个人的生活遭遇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尽管构成人体的基本因素相同,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自成一格,绝不与人雷同。
◆ 心灵的成熟过程,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、自我探寻的过程。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,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。
◆ 兴奋的品质是我们工作能否成功的极重要因素,因为情绪的动力是促成我们向前进的力量。
    我一向热衷园艺,亲手料理一个相当有规模的玫瑰园,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。一日,正当我陶醉在盛开的玫瑰丛中,我忽然想道:  “这些玫瑰,粗看起来都十分相像,是吗?其实不然。只要仔细看,便会发现它们朵朵不同。甚至连属于同种的类别,开出来的花都彼此不太一样。如生长的速度、花瓣曲卷的程度、颜色的均匀与否等等,只要仔细分辨,均可发现它们各有独自的风姿。”
    不仅自然界如此,人类的情形也更如此。亚瑟·吉始博士对古代的生活及民俗极有研究,他曾说过:  “没有两个人的生活遭遇是完全相同的……每个人均有他与众不同的生活遭遇。”不错,每个人的生活遭遇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尽管构成人体的基本因素相同,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白成一格,绝不与人雷同。
    要想迈向成熟,我们首先得了解并接受这个事实,因为这便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基础。除非我们真正把他人视为一独立的个体,正如我们本身的情形一样,否则,我们很难与他们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来。
    这听起来很容易,不是吗?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。例如:我们常白认是个没有阶级歧视的国家,实际上,却到处充满了阶级歧视。我们常常把别人定位在某个阶层——如,普通百姓、中上阶级、中下阶级、大众市场、低收入群、街头浪民、白领阶级、蓝领阶级、上流社会,等等——这些都反映出我们不愿或不能把别人视为独立个体,而只能把大家看成没有特色、没有个性、没有姓名的群体之一。
    我们自身的情形也是如此,也是别人归类的对象。许多社会研究或调查人员,几乎对我们无所不知:每天喝多少咖啡、有几辆车子、什么品牌、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、收听什么电台等等。
    这一种归类通常强调“定位”、“无藩篱”、“社会流动性”等,以顺应我们评定某族群的需要,而完全忽视个人的独特性。个性主义现已遭到破坏,甚至已濒于灭亡。无怪乎我们现在对自己的独特性已:愈来:愈没有概念,甚至不敢去思想或采取与他人不同的行动。